槟城教区设立天主教博物馆

3622

一瞬间,2018年即将过去。值得回顾的是在今年元旦亦教会的天主之母节当天,槟城教区揭开了新的旅程碑――设立了一座全新的天主教博物馆。此博物馆坐落于槟城华盖街,就在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天主教圣母升天堂旁。

这栋两层楼的建筑物曾是槟城教区主教的办事处。筹办当局前后共花了16个月的时间,为此计划作筹备、装修并收集来自各教区圣堂以及修会的资料和文物。设立此博物馆的主要宗旨是为了伸展宝贵的遗产,让下一代能了解天主教教会的文化及历史。

天主教堂內的时光隧道

当人一脚踏入此博物馆时,展现在眼前的布景让人仿佛走进了一座天主教堂,一步步引领参观者走入天主教在槟城教区的时光隧道。马来亚历史回顾先由教宗亚历山大六世颁发教宗训谕即教宗子午线的地图开始。随后,葡萄牙人征服马六甲,因而天主教圣堂开始在马来亚诞生了。后来,荷兰人和英国人称霸于亚洲的殖民地,而巴黎外方传教会会士开始在马来亚活跃地传道,这些历史事迹一一记载在博物馆内,细腻地呈现出教会在槟城教区的演变。

馆内展出一系列大修院旧址的珍贵照片,同时表述经历了两百年岁月、波折及迫害的坎坷历史,最终在槟城丹绒武雅稳定地存留至今。大修院为马来西亚培育了无数的神职人员。据历史记载,共有47位毕业生因信仰而成为殉道者。因此,大修院也被称为殉道者修院。

巴黎外方传教士不屈不挠的精神,再加上信友坚强的信德,使得传教工作迅速地发展。由于欧亚人、华人以及印度人为了生活都聚集在不同的地方,因此圣堂如雨后春笋地在各地区建立起来。

博物馆呈现早期的圣堂图片,以及其历史的来源。最早期的圣堂应是吉打港口的圣米高堂,于1781年建立,后搬迁到亚罗士打。最为感慨的是,有两座圣堂即槟城峇都交湾圣若翰洗者堂和槟城打昔肚的耶稣圣心堂,由于当时的各种因素,而被废弃了。

不屈不挠的传教士精神

槟城教区共有29个堂区:其中槟岛有6个;威省有4个;霹雳有14个;吉打有3个,而玻璃士以及吉兰丹各有1个。槟城教区划分为三个总铎区:槟岛、北区以及霹雳。此博物馆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分别展出三个总铎区圣堂的照片及名称,让大家一目了然,能很快就熟悉槟城教区现有的圣堂。

大家还可一窥槟城教区四位前任主教及现任主教施恩天。陈永祥主教被委任为第一任主教、第二任为杨瑞元主教、费南德枢机主教曾担任第三任主教、而薛尔华主教乃为第四任主教。

天主教会的多个修会团体,也在槟城教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无论在医疗、教育或牧民方面的贡献,都功不可没。医疗方面的服务,如:仁慈昆仲会所创办的怡保法蒂玛医院;主母方济传教女修会建立的槟城玛利安癌症医院,以及安贫小姐妹会设立的槟城峇都兰樟安老院等。圣母昆仲会则继续在教育方面的使命,受主教邀请接管槟城大山脚的金星小学、霹雳怡保的三德中小学。这些学校在国内都成为卓越的华校。而仍然活跃至今的善牧会,在怡保为未婚妈妈生产后,以及暴力受害者提供过度期的住宿。这展区也提供了所有曾经以及目前还在槟城教区服务的修会资料;特别感谢这些先驱和现今还在默默耕耘的修会。

珍藏500多件历史文物

此博物馆并非仅限于壮丽的历史篇章,楼上的展览庭更陈列超过500件珍藏的博物馆文物。所展出的包括祭器、圣体光座、祭台、圣堂的风琴、礼仪书籍、主教的祭衣、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圣母圣像等。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槟城莱特街修道院小圣堂的祭台,这具有价值的祭台有超于150年之悠久历史。此馆还收藏着已故Reutens神父亲笔绘画富有马来西亚文化色彩圣经故事的作品。

此博物馆以生动且深具启发的方式,诉说着天主教在槟城教区的历史,让教友或参观者明白天主教教会如何在马来西亚北部发芽成长。博物馆出口处设有纪念品售卖处,让参观者的教会历史及文化之旅有个完美的句点。

博物馆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10时至下午5时
周六:上午10时至下午1时
周日及公共假期:休馆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撰文:吴慧如﹙怡保圣米高堂教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