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台湾读大学时期,每逢假日我都喜欢到西门町去逛逛,坐捷运来到西门町的广场,都会有不同的人在摆摊,有的是新产品的促销,有的是餐厅在拉客,也有基督教的传教摊位。一方面很欣赏这些基督教朋友,有勇气大声地在闹市中宣传信仰,另一方面也会怀疑,在这个每人都冲着来西门町游玩的场合,真的会有人停下来听吗?
在广场传扬福音
每个天主教徒从领受坚振圣事那一刻起,都有着福传的使命,拓展天主的神国。可是很多教友的反应是,“我不懂圣经啊”,“我不熟教理啊”,“我怕讲错啊”,我怎样去福传呢?还是交给受过专业训练的传道员去做好了!现今教会的实况确实如此,平信徒负责捐献,“福传”仿佛只是神父、修士、修女,以及传道员的使命。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耶稣的传教生涯里也有门徒作助手,及至圣神降临后,每个宗徒出走各地传教时,亦有自己的传教团队协助。主说:“那里有两个或三个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们中间。”(玛十八20)一个为散而聚、为聚而散的基督徒团体,正是主耶稣的临在。因此,当您觉得对福传“不懂、不熟、怕讲错”时,不妨参与善会或基信团吧,团体的行动能带给我们福传的力量和勇气。
为了响应堂区传教月的呼吁,吉隆坡文良港善牧堂华文组基信团,举办专题讲座与家庭探访活动。首先探讨教友团体在服务时常见的合作问题,接着以实际行动,关心因健康理由不能进堂的教友,送上病人傅油圣事。
到家庭探访病人
在2025年3月11日的讲座中,主讲黄鏓颖神父鼓励教友们,该关注团体中弱小、容易被忽略的同伴,这些弱势的声音应该受到重视。一个团体行爱德服务时,很容易看轻过程的重要,而只注视行动的成果。圣德兰修女说过:“天主并不要求我们事事成功,祂要求我们的是忠信。”如果一个堂区活动,能办得毫无错漏、有声有色,参加者满载而归,固然是好事,但若过程中工作人员只是各执己见、各自为政,缺乏爱德,最终小组不欢而散,想必也不是天主所愿意看到的。
每个人从孩提到成年,因着原生家庭和际遇,会形成各人不同的性格和价值观。在团体合作时,这些人与人的内在差异,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擦或冲突,有些磨擦是好的,能锻炼人,把自己尖锐伤人的棱角磨平;有些冲突,却是有损爱德的彼此相害。这咎由于人的自我中心,本能反应下,错的总是对方,合理化的总是自己。
黄神父也以咖啡的比喻作总结:如果水不想改变自己的颜色、咖啡粉不想改变自己的形态,它们永远都只是水和咖啡粉,不能成为一杯好咖啡。期望主内各位,聆听团体中弱势的声音,多欣赏近人,少固执自我,自然能在福传的服务和行动上结出更多的善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撰文/道闻